当前,要发挥扩大有效投资在稳增长中的关键作用,无论是增加基础设施投资还是工业投资以确保有效投资不浪费,都需要重点关注有发展前景和增长潜力的新型基础设施或新兴产业从而为后续发展增添新动力,在优化供给结构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做强链条的需要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新基础设施的远景布局
日前,北京发布的《北京市统筹疫情防控稳定经济增长实施方案》提出45项措施其中,提出要着力扩大重点领域投资前瞻布局新基础设施,推进朝阳,海淀等超级计算中心建设,启动北京袁波数字经济产业园,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建设,加快一体化皮肤基站系统建设部署最近几天,河北省提出,围绕国家政策导向和重点支持方向,超前谋划一批网络,数字,城市,农业,农村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精准对接国家扩大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领域,尽快做好新基建,新能源等新领域专项债券项目的筛选和申报工作
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张逸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适度超前布局新基础设施,不仅可以有效解决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还可以有效填补未来经济发展的瓶颈和短板,助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长期健康发展。
记者注意到,最近,许多关于发展新基础设施的文件已经出台例如,成都《新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成都将建成9万个5G基站,城市千兆光纤网络覆盖率达到80%,成都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赋能城市治理,生产生活和市政基础设施方面成效显著建设一批智慧园区,智慧工厂,智慧医院,智慧校园,建设20个工业互联网优势平台智能交通二期工程将完工,三期工程将开工建设新增300公里协同示范路,建设16万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经济稳的大背景下,消费疲软,出口承压,稳投资需要新的基建发挥更大作用十四五期间,全国新增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将超过15万亿元
"资金的可持续性是新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的前提."吴琦表示,财政政策有必要发挥积极作用在充分利用财政资金的同时,要建立健全支持新型基础设施的财税政策体系,创新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模式,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引导,支持,鼓励和杠杆作用,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建议鼓励商业金融机构探索设立新的基础设施专项贷款,提供产业基金,融资租赁,投贷联动,资产证券化等综合金融服务,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和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互补的良好生态,探索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注重项目投资建设一体化,降低项目投资风险吴琪说
张逸群认为,新增基础设施的资金可以部分从专项债券中解决,但更重要的是可以从市场中解决,包括社会资本投资和金融机构的融资。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除了布局新的基础设施,多地出台的稳定经济的措施也提到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北师大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充分发挥政策的牵引作用,打造一批新兴产业,形成一批以龙头企业为链主的企业集群,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
具体来看,北京提出开展高新技术产业链条强化行动,对龙头企业给予一揽子支持,提高京津冀围绕重点区域的产业链供给和保障能力充分利用产业引导基金等手段,推动一批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项目在现代首都都市圈落地
福建省提出积极吸引外资做好鼓励类外商投资项目确认工作,用好鼓励类外商投资项目进口设备免税等优惠政策,鼓励外商投资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助力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化旅游经济发展
刘向东认为,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首先要瞄准加强链条的关键环节和领域进行补链,加大投入,特别是在关键共性技术和设施,平台的研发上,增强科技创新对产业链发展的支撑作用,从而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宋建议,继续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加快新旧产业转换,加强新旧产业动能转换,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各地要重点开展工业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技术,基础工业软件,基础质量技术等五个基础领域的跨区域跨企业跨所有制协同研究,建立并积极推动优势产业加快成长,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中的关键变量成为国民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能量和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最大增量
宋进一步表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扶持中,各地需要用好资本驱动创新的先手棋,创新升级产业的关键棋,产业撬动市场的先行棋,用好政策,为创新,服务,大局增加能量。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