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聚财网 > 财经资讯

电线杆、变电箱、石头……平平无奇的东西在这位上海女画家的笔下会“说话”

[04月27日 12:00] 来源:东方网 编辑:张璠   阅读量:8392   

近日,“周胤辰:彼时那景”作品展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举行。

作为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周胤辰笔下的风景是独特的,它们的灵感源于生活中最平常的所见,却呈现出意料之外的张力。


2017年,周胤辰曾在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过她的第一次个展,名为“因物故有时”。这个题目来自一条偈语,她用自己的画笔表达了对时间与物质关系的思考。

时隔7年,此次画展的题目为“彼时那景”。周胤辰说:“所有作品所呈现的都是我在某个瞬间、某个时空的遇见,而观众来看画展也是一种遇见,相信他们会联想到自己曾经遇见过的风景。”

周胤辰对江南景观有着独特的表达,她笔下的《江南》不是小桥流水、白墙黑瓦,而是从某节车厢无意中向外看到的风景——近处的绿色是农田和绿树,远处的蓝色如山又如海。周胤辰说自己对大片的绿色以及雾蒙蒙的、有湿度的景色有着特殊的感情。这幅有着模糊美感的油画作品看似寻常,却让人充满想象。

尽管每件作品中的景物都来自画家的所见与体验,但观众看不出她画的到底是哪一处具体的风景。“我选择的对象可能是非常普通的,我不想让观众立即代入对某处风景的既定印象,我希望这些作品是有张力并且是耐看的。”

展厅正中间的作品,名为《九霄》。在闽南小镇采风时,周胤辰无意间瞥见桥底下的一块石头,一块如金字塔般带有纪念碑意味的石头,这个场景让她心头一震。画面中的石头、湖水及远山,来自闽南小镇的体验,而那片蓝色呈现的则是画家最喜欢的夜幕初降临时的天色。

“这两种体验并不是同时发生的,而是在记忆中交叠的。记忆很神奇,能够把不同时空的感受交叠在一起,并呈现出模棱两可的状态,最终通过艺术的表达给人带来一种情绪上的吸引力。”

《日光》是展厅中尺幅较大的作品,也是画家本人很喜欢的一件作品。她坦言:画到一半的时候,发现这并不是我所想的,于是就一遍一遍再来,因此画面中有叠加的痕迹。有趣的是,画面正中间有一根类似电线杆的物体。在周胤辰看来,越朴实的东西越有可能具备一种力量和叙事感。

“白盒子系列”是周胤辰最新的作品,呈现出一种虚幻的意识流,而白盒子的原型则是城市中最普通的变电箱。“我很喜欢这些有着基础形状的东西,他们在都市中被人们赋予了新的意义。”

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周胤辰喜欢旅行,她在展厅的墙上写下了旅途中的感受:“翻过一座山,去遇见一座塔。在一个幽静的山谷中,四下无人,只有鸟鸣与风吹过芒草带来的沙沙声。塔静静地矗立,残破、壮丽、威严,像一曲慢歌撞入时空。那以后的很多次,这些片段自然地发生,又悄然消逝,仿佛日升月落,斗转星移……”

艺术是一种寻找。周胤辰不喜欢奔着一个既定的结果去创作,而是习惯于过程中的不确定,有时候甚至是迷茫的。

“创作就是一个从自我出发,并寻找自我的过程。”周胤辰说,“这些年在创作过程中我也有很多实验,观众可能会发现这些作品中的绘画语言并不相同,它们呈现了我这些年来对绘画的理解与思考。”

在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尚辉看来,当代绘画的艰难与困惑,在于绘画手工图像难以抵御庞大迅猛的科技图像生产、传播的视觉侵袭。倘若通过绘画去刷新细节描写、去创造新异的视网膜体验,那肯定比不了镜头快门的摄影或微机虚拟的图像来得更加逼真或更加玄幻,也更加具有视网膜的冲击力。但绘画似乎应当追求形象塑造那种凝固感、恒定性,并充分在这种现代性的视觉系统中寻求手与眼建立的新型图像关系。

周胤辰既试图主动接受这种科技视觉的影响,以此创造心理视觉感知,也力求从油画语言的角度创造高贵的调性色彩与笔触意蕴,以实现新的绘画价值。观众看到的不只是表面的视觉图像,即物质世界的形象,而是能从中感受到画家的内心世界,以及她用心灵感知世界的方式。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 “中考”放榜!64家百亿级私募还在“坑里”“冠军魔咒”再次应验?

    “中考”放榜!64家百亿级私募还在“坑里”“冠军魔咒”再次应验?

  • 韩国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20万辆同比增长40.7%

    韩国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20万辆同比增长40.7%

  • 华硕新款灵耀X双屏Pro笔记本7月11日预售,最高i9+RTX3050T

    华硕新款灵耀X双屏Pro笔记本7月11日预售,最高i9+RTX3050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