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业“定向降准”深夜来袭!
8月3日深夜,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公告称,为配合货银对付改革落地实施,进一步提升市场资金使用效率和结算备付金精细化管理水平,中国结算拟自2023年10月起进一步降低股票类业务最低结算备付金缴纳比例,将该比例由现行的16%调降至平均接近13%。
“同时,正式实施股票类业务最低结算备付金缴纳比例差异化安排,具体为:根据结算参与人的资金收付时点设定不同的缴纳比例,其中结算参与人可就托管业务向中国结算自主申报选择适用差异化或固定最低结算备付金比例计收方式。”中国结算进一步指出。
有专业人士对澎湃新闻记者估测,此次股票类业务最低备付金缴纳比例由16%调降至平均接近13%,预计可向市场释放300亿至400亿元资金规模。
“股票类业务最低结算备付金缴纳比例的下调,一般被市场理解为券商业的‘降准’。此举将减少全市场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因此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市场的流动性压力。”有市场人士向澎湃新闻记者解释说。
按照付款时间节点实施差异化安排
中国结算表示,在2022年5月发布的《结算备付金管理办法》基础上,中国结算拟对股票类业务最低结算备付金缴纳比例进行进一步下调,其中付款时间在9点前、11点前和11点后对应的付款比例分别调降至13%、15%和16%,取款时间在9点前和9点后对应的取款比例分别调降至16%和13%,付款比例和取款比例的计算权重不变;托管业务选择固定最低结算备付金比例计收方式的,其股票类业务最低结算备付金缴纳比例设定为15%。
“此次差异化最低结算备付金缴纳比例机制的实施,在实现原定调降股票类业务最低备付缴纳比例至平均15%左右的目标基础上,进一步将该比例调降至平均接近13%。”中国结算称。
据悉,结算备付金指作为结算参与人存放于其在中国结算开立的资金交收账户中,用于完成证券交易及非交易结算的资金。结算备付金制度是保障证券市场正常交收的重要基础制度,为维护结算系统的正常运行、防控结算风险等提供了重要保障。
通俗而言,即证券公司、期货公司或者是其他的结算机构为客户代理买卖而设立的交易手续费准备金,业务规模越大备付金的金额越大。
2019年以来,中国结算曾两次调降股票类业务最低结算备付金缴纳比例,分别于2019年12月将股票类业务最低备付金缴纳比例由20%调降至18%,以及2022年4月将股票类业务最低备付金缴纳比例由18%调降至16%,得到了市场机构的一致肯定。
而此次调降不仅是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举措之一,更是将4月公告的调降幅度进一步加大,力度空前。
2023年4月7日,中国结算指出,在2022年4月已将股票类业务最低结算备付金缴纳比例自18%调降至16%的基础上,此次中国结算引入差异化最低结算备付金缴纳比例机制,将实现股票类业务最低备付缴纳比例由16%平均降至15%左右,预计需要2个月准备时间。
提高市场资金使用效率
业内人士对澎湃新闻记者分析称,此项措施实施后,结算参与人的股票类业务最低结算备付金缴纳比例最低可由现行的16%调降至13%,有助于鼓励结算参与人及客户尽早完成资金交收,进一步提升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人等市场机构的资金使用效率。
“此次中国结算经过前期充分测算和准备,以更大力度调降最低结算备付金缴纳比例,在确保结算系统安全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强化结算风险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提升市场资金使用效率,助力提振市场信心。”上述业内人士进一步指出。
据了解,货银对付改革于2022年12月26日实施以来,为适应DVP改革相关要求,证券公司在经纪、融资融券、自营等业务中基本均已逐步调整交收习惯,实现了尽早付款。后续待差异化调降结算备付金安排正式实施后,相关业务的股票类业务最低结算备付金缴纳比例基本均可调降至13%。
2022年1月4日,证监会正式启动货银对付改革。
证监会当时也指出,改革同步降低结算参与人的结算备付金最低缴纳比例,有利于减少全市场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DVP改革保持投资者现有交易结算制度和习惯基本不变,对广大个人投资者没有影响。改革有利于从制度上增强结算体系安全性,进一步吸引境外资金进入中国市场。”证监会彼时进一步指出。
据悉,DVP是国际市场普遍采用的基础制度,用于保障证券交易达成后钱券足额交收。我国证券法明确规定,证券登记结算机构为证券交易提供净额结算服务时,应当要求结算参与人按照DVP原则,足额交付证券和资金,并提供交收担保。
中国结算表示,下一步将在证监会统一部署下,做好制度修订、市场组织等工作,确保差异化最低结算备付金缴纳比例调降工作的平稳实施,在有效防控结算风险、提升风险管理精细化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市场资金使用效率。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