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银行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其所在银行正在尝试以联合贷款的方式与汽车金融公司合作。具体方式是汽车金融公司与客户签订贷款协议后,汽车金融公司自己只出资30%,其余由银行出资。
对此,一位汽车金融公司高管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这种合作模式对于汽车金融公司的好处是,资金相对短缺的汽车金融公司可以用较少的资金完成放贷,降低风险,并预留一定的资金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大规模放贷。目前,一些中小银行和刚刚进入汽车金融业务的银行正在尝试与汽车金融公司联合贷款。对于银行来说,这种方式可以节约成本,快速拓展汽车金融业务。
攻击汽车金融
据上述银行人士介绍,汽车金融公司与客户签订贷款合同后,汽车金融公司与银行进行联合贷款。其中银行出资70%,汽车金融公司出资30%。同时,后者向前者支付5%的利息。一般来说,汽车金融公司的客户利率在8%左右,通过联合贷款,汽车金融公司可以盈利3%。
根据《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商业银行与合作机构共同出资发放互联网贷款的,应当严格执行出资比例区间管理要求,单笔贷款中合作方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
因此,在上述银行人士看来,如果汽车金融公司全额投资,由于其资金成本高于银行,不仅会降低其利润率,还会占用更多资金。在联合贷款的模式下,既能满足监管要求,又能为汽车金融公司释放部分资金。
对此,贝恩公司全球准合伙人赵博士进一步表示,汽车金融公司的核心是帮助主机厂卖车。使用联合贷款可以增强其汽车融资产品的利率竞争力,在与银行的竞争中抢占部分市场。事实上,在赵看来,汽车金融公司更看重的是渗透率,贷款的绝对值可以放在次要位置,这也是联合贷款受汽车金融公司欢迎的原因。
就银行而言,与汽车金融公司合作也有很多优势。在赵看来,联合贷款的方式既可以解决银行的获客问题,又可以避免直接与大量经销商合作时的渠道管理问题。不过这种方式更适合中小银行或者刚刚进入汽车金融领域的银行。对于在汽车金融领域已经有一定市场份额的汽车金融公司来说,更多考虑的应该是如何获取一手客户。
汽车金融公司面临竞争。
据汽车金融公司内部人士透露,在联合贷款的模式下,虽然银行获得了客户资源,但客户在购车时仍然需要去经销商的门店进行购买,银行很难在没有场景的情况下将客户资源转化为自己的资源。相比于联合贷款的模式,银行直接进入经销商门店销售其汽车金融产品,接触第一手客户,对汽车金融公司来说更具挑战性。
上述银行人士表示,店内银行模式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经销商也并非完全由主机厂掌控。所以银行在和经销商谈合作的时候要一个个推进;但经销商要求的退款金额也很贵,往往达到定金金额的3%~9%。经过经销商的盘剥和赠品的损耗,银行的店内模式利润很低。有时候为了博取客户,扩大业务规模,既能赚钱,也能亏本。
多位银行人士告诉记者,小额、低收益、高风险的汽车金融贷款并不是优质资产,而是目前“不得已”的选择。“以前我们银行信贷业务的逾期率在0.4%左右,而汽车金融资产的逾期率可以达到0.7%,已经是高风险业务了。”一位银行业务员告诉记者。
业务员说,有的银行急于推广汽车金融业务,发现业务盈利水平不高后,就收缩了业务。当银行业务面临增长压力时,它重新发展汽车金融业务。在一些银行,总行、分行、个贷部门、信用卡部门各自为战,缺乏统筹管理,无法形成合力。
在赵看来,银行短期内可以利用低价策略抢夺汽车金融公司的部分客户,但如何留住客户、维护经销商体系、后期打造汽车金融体系都是挑战。另外,汽车金融的风险周期往往长达3~5年,如何做好贷后管理是银行需要长期思考的问题。
与银行相比,汽车金融公司与厂商和经销商的联系更加紧密,可以获得新车上市的第一手信息。同时,汽车金融公司具备客户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可以根据客户现有的车辆信息、个人信息、金融市场活动、汽车市场活动等,向客户推荐新车型,提供个性化服务。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也表示,在汽车金融公司的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以下独特优势。一是汽车金融公司更了解汽车主机厂和汽车经销商,熟悉汽车产业链的生态特征,更容易融入其中,发挥积极影响;其次,汽车金融公司在服务和新技术应用方面更加积极和专业,更容易帮助汽车金融行业进步和发展。再次,汽车金融公司汽车金融业务体系的完善和规范经过长期市场经验的打磨,安全性更强。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